加强城市基层党建 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源汇区党务政务门户网 www.yuanhui.gov.cn时间:2020-11-10 作者:区委办

加强城市基层党建  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王磊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党在城市工作的基础。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对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源汇区高度重视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不断创新思路、完善举措、改进方式,创出了一批城市党建特色品牌,走出了一条以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强化为民服务的新路子。
  一、健全体系,管理服务“上下联动”。坚持以建强街道和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整合资源,理顺关系,融合互动,实现共享共赢。一是实行“三级联创”。建立健全区、街道、社区、党支部四级联动的工作机制,区委成立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统领全区党建工作;强化党建引领作用,组建“街道党工委+街道大工委”“社区党组织+社区大党委”“2+2”城市区域化党建工作组织体系,把党对城市社区的领导落到实处。二是推动“共驻共建”。建立街道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共同协商做好辖区公共事务,通过项目共创、党员共管、阵地共享、公益共办,实现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联动”。三是实现“全面覆盖”。将19个城市社区划分为78个网格,在每个网格内依托社区工作人员和社区优秀志愿者组建了“一长三员”队伍(网格长、网格管理员、社区监督员和小区调解员),在条件成熟的社区探索建立功能型党支部,把组织建在网格上,顺河街街道组织机关干部开展“四进(进小区、进楼院、进项目、进企业)”活动,关口前移、重心下沉、延伸服务触角,做到服务群众全覆盖、零距离,通过全面推广城市党建网格化管理,实现社区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全覆盖。
  二、党建引领,三无小区“由乱到治”。源汇区是漯河市的主城区、老城区,三无小区多,管理难度大。为破解“三无小区”治理难题,源汇区创新开展“党建+自治”,发动“家在社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成立161个“三无小区”功能型党支部,扩大基层党的工作覆盖面和延伸触角。一是让群众唱主角。把一批在小区居住的德高望重、热心公益、乐于奉献的热心居民凝聚起来,在条件成熟的111个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解决小区事务有人管的难题。二是让支部领起来。探索推行“红色物业”治理模式,通过推进小区功能型党支部与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成员交叉任职,加强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对业委会和物业公司的组织和领导,引导“三无小区”从无物业的杂乱无序状态,向有物业的规范精细转变,切实把事关群众居家生活的民生所盼落到实处。三是让党员动起来。扎实开展辖区党组织党员“双报到”“双承诺”活动,持续深化“家在社区”党员先锋行动,广大党员在家门口主动亮身份亮承诺,团结带领小区志愿者活跃在城市“创文”“创卫”工作一线,在群众性文娱活动、调解纠纷、扶困救助、科普宣传等方面发挥着骨干作用,成为义务服务小区管理者和建设的主力军。目前,共为24个小区安装门禁系统24套,安装监控84个;共为270多个小区粉刷外墙345132平方米,铺设路面56622平方米,栽种花草14700余棵,捆扎整治空中管线约15000米。
  三、民呼我应,打造居民“幸福密码”。强化为民服务意识,在全区创新实施了以“九必访、六必报、七必到、七色光、一热线”为主要内容的“民呼我应96771”服务模式,努力打造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一是畅通“呼”的渠道。通过“九必访、六必报、一热线”,了解民生需求。“九必访”即辖区空巢家庭、伤残家庭、特扶家庭、优抚家庭、困难党员、工商业户、乡贤能人、重点人员、辖区单位必访;“六必报”即辖区发现设施损坏、环境污染、房屋租赁、违章建筑、出行困难、风险隐患等六类信息必报;在每个街道开通以96771结尾的服务热线,通过一条热线让居民有话直说,让热线变成办民事线、解民需线、暖民心线。二是提升“应”的能力。通过“七必到、七色光”,着力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七必到”即要求突发事件必到,邻里纠纷必到,群众诉求必到,就业帮扶必到,协商议事必到,志愿服务必到,网格巡查必到;“七色光”即在社区组建红色党员志愿队、蓝色平安志愿服务队、金色童年志愿服务队、绿色环保志愿服务队、橙色文化志愿服务队、白色医疗志愿服务队、银色夕阳志愿服务队。同时,在源汇智慧党建信息化平台专门设置“96771”工作模块,与全区大数据联网,推行“群众下单、小区报单、社区派单、志愿者接单”的“四单制”工作模式,实现从“被动等待上门”到“主动服务入户”的转变。三是打造“治”的格局。通过实施“民呼我应96771”工作法,让居民有话直说、有事快办,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必有应”,有效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今年以来,源汇区受理居民反映问题566个,10分钟内现场办理实事166个,为居民联系解决维修、跑腿、调解纠纷等服务600余次,排除问题隐患93个,邻里之间矛盾纠纷少了,居住环境变得更美了,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大幅提升,社区变得更加温暖和谐,我区的经验做法也得到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四、建强阵地,便民服务“关口前移”。一是推进阵地标准化。扎实开展社区阵地标准化建设,全区19个城市社区全部建成党群服务中心,场所面积全部达到500平方米以上,两个社区达到2000平方米以上。二是实施管理规范化。全面推行“1+5+6+N”社区管理服务模式。“1”是在每个社区建一个党群服务中心。“5”是在服务大厅开设党建工作、民政救助、劳动保障、人口服务、综合服务等5个服务窗口,“6”是在每个社区建立社区讲堂、社区书屋、儿童之家等6个常规功能室,“N”是提供N项特色服务品牌,按照“一居一品”要求,形成了受降路社区“闲事会”、建西社区的“余晖轩”、戏楼后街社区的“娱悦戏楼”、八一路社区的“老懂帮忙团”等一批响当当的社区服务品牌。三是推行服务便捷化。全面推行“进了社区门,最多跑一次”改革,将33项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项权限下放到社区办理,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居民群众直接在社区都享受高效政务服务。通过全面升级完善社区服务功能,统一服务标准,逐步形成规范科学的社区综合服务体系,实现了社区管理规范化、服务精细化。
  五、创新模式,打造文明实践“源汇样板”。一是建强四级阵地。为了让文明实践活动落到实处,源汇区在区级建立了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乡镇街道建立了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在社区村建立了15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小区、背街小巷、居民家庭建立了200多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通过建强四级文明实践阵地,开展多种形式宣讲、志愿服务等活动,积极宣传党的政策、传播党的声音、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架起党群干群连心桥。顺河街办事处的105号院家庭实践点、二针家属院家庭实践点,马路街办事处的先锋站实践点和老街办事处的“滨河春天”、东安东街家庭实践点等,都创出了不少特色亮点,省长尹弘及市委书记、市长先后亲临调研,市委蒿书记还做出了重要批示。二是创新“五进”模式。为打通文明实践活动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创新提出进社区、进小巷、进小区、进楼栋、进家庭“五进”工作新模式,组织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志愿者等,积极开展理论宣讲、扶贫助困、文明倡导、法律援助、科学普及、医疗保健等各类贴近民生的志愿服务项目。尤其在疫情防控中,“五进”工作新模式在宣传防疫政策、普及健康常识、落实防疫措施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三是成立“三个组织”。通过“五进”模式的推行,群众参与小区管理和创文工作的积极性得到空前提高,源汇区顺势而为,以最基层的小区、小巷为单元格,筹建了“三个组织”(党小组、业主委员会、志愿服务队),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及时了解居民所思、所想、所盼,及时发现、解决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以实实在在的为民服务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走深走实,打造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源汇样板”,新华社、新华网、人民网、河南日报、大河报、精神文明报、漯河日报等主流媒体进行了广泛宣传报道。

摘至2020年《漯河工作》第7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