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府工作 > 政府工作报告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源汇区党务政务门户网 www.yuanhui.gov.cn时间:2020-01-05 作者:区政府办

源汇区十五届人大三次 
会议文件(十五) 
政府工作报告 


2019年1月24日在源汇区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上 
源汇区人民政府区长 王凯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源汇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8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源汇区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人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市“四三二一”工作布局,创新实施“五大指挥部”工作推进机制,凝心聚力,克难攻坚,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较好地完成了区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预计(下同)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0亿元,同比(下同)增长8.4%;固定资产投资175.5亿元,增长1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3.9亿元,增长11.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9.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85亿元,其中税收收入4.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达80.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6亿元,增长5.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11元,增长8.6%。全区经济社会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 
    (一)三大攻坚在强力实施中全面发力。严格按照中央、省、市决策部署,精准发力,精准施策,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稳步推进。一债一策化解存量债务,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积极化解企业风险,重点企业、“两改”项目等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妥善解决。积极排查整治食品安全、校园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安全生产等各类安全风险,有效防控非洲猪瘟疫情,确保了人民财产和生命安全。全力化解信访积案和矛盾纠纷,健全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强力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精准脱贫攻坚战扎实有力。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创新建立精准扶贫大数据库,实现了部门信息共享。建成10个产业扶贫基地,带动贫困户年均增收2000元以上。实施5个产业化龙头企业带贫项目,户年均收益1000元以上。积极实施金融扶贫,帮扶465户未脱贫和已脱贫贫困户年均增收740元—1600元。建设4个村级光伏电站扶贫项目。采取企业供岗转移、就业基地吸纳、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方式,帮助189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投入财政资金1392万元,安排实施扶贫项目31个,全区所有贫困户都有2项以上增收帮扶项目。创新实行“1+5+N+0”医疗保障扶贫体系,全面落实“两免两减后付费”政策,贫困群众医疗费用自付比例全市最低。城乡教师与166名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落实了“2+1”结对帮扶。设立困难群众房屋修缮专项资金,对175户贫困户破损房屋进行了修缮。把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纳入低保范围,为289名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全部办理了残疾证,享受了生活补贴。积极组织开展办事处与乡镇结对帮扶、工商企业联村包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联村帮户活动,实现了社会力量助力脱贫攻坚全覆盖。全年全区共脱贫102户261人,圆满完成年度减贫目标。污染防治攻坚战重拳出击。在全市率先推行“楼体穿衣”“楼体清洁”整治标准,施工工地全部落实“8个100%”。在全市率先建成107国道汽车尾气垂直遥感监测系统,累计遥感监测车辆 200余万辆。区管道路每天洒水降尘不少于6次,机械化清扫率100%。辖区77家涉气企业、50家汽修厂、36个扬尘源全部纳入减排范围。有烟烧烤、燃煤散烧、烟花爆竹、秸秆禁烧实现全年禁燃禁烧目标,煤改气、煤改电和“双替代”用户达到6840户。完成了25家加油站防渗漏改造和24家医疗机构废水、污泥治理。唐江河出境断面水质持续实现达标排放。澧河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经营商户和“散乱污”企业全部关停。境内河道排污口全部入册归档管理。67家产生危废单位全部完善了污染防治措施。中央、省、市环保督察交办我区的34件环保问题全部按时整改到位。2018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07天,全省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周边整治现场会在我区召开。 
  (二)三次产业在转型升级中协调发展。坚持补短板、调结构、促转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次产业比重3.6:42.4:54,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出台了《关于振兴源汇区工业实体经济的意见》,组建47个企业服务团“一企一策”开展精准服务,召开服务企业周例会23次,解决各类问题39个。实施工业“三大改造”项目36个,累计完成投资28.5亿元。曙光健士集团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安全自毁式注射器智能化改造项目投入试生产;乐通源德福加快自动化改造,新上打磨机器人、冲压机器人等设备120余台;福祥工业园转型升级为市级电子信息产业精品园区,代表漯河市迎接了全省观摩。大力实施科技创新,三剑客奶业公司荣获“全国乳品加工科技创新企业”,两种产品喜获布鲁塞尔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新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家,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家,全区工业经济逐步发展壮大。三产服务业品质提升。新玛特、丹尼斯、新天地、千盛百货等经营良好,大润发成功入驻人民路昌建广场,传统商业圈繁华依旧。豫中南汽贸物流城建成运营汽车4S店58家,年销售车辆突破4万辆,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国药医药产业园、大参林医药产业园等冷链物流项目即将建成投用。依托汇成电商大厦,新引进苏宁云商、志高—迪泰尔两家电商企业,新注册3家电商总部经济、100多家电子商贸企业,全区省级、市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园区)达到10家,获得省级电子商务认定企业34家。南部新城上升为市级发展战略,赋予了6.3平方公里区域更大的政策支持,特色商业区大未来购物广场运营良好,一批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华强区域红星美凯龙·爱琴海商业广场正式签约,特色商业区全年接待游客33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9亿元。全区市场商品交易额突破152亿元,第三产业总量始终位居全市首位。现代农业发展提速。不断优化农业结构,持续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组建了源汇区现代农业产业联盟和7个专业联盟,新发展新型经济组织35家,新发展国家级专业合作社2家、省级示范合作社3家、市级示范合作社12家。全区瓜果蔬菜发展到3.5万亩,林果业发展到0.9万亩,大豆花生发展到1.2万亩,烟叶辣椒发展到1.6万亩,粮经比例进一步优化。问十乡非洲菊种植园、空冢郭镇楸树培育基地和大刘镇中草药种植基地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新亮点。成立了全市首家土地托管公司漯河捷登农业土地托管公司,近万亩土地进行了土地托管,探索了土地流转新模式。 
  (三)对外开放在机制创新中迸发活力。坚持外向带动战略,不断完善载体配套,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带动投资、推动发展。招商引资形势喜人。创新招商机制,新组建区招商局,划分京津冀、苏沪、广深、闽浙、川渝五个招商战区,每个招商战区明确一名县级干部任指挥长,坚持大员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紧盯重点产业和领域,着力招大引强。全年共外出招商110余次,拜访商协会30余家,邀请客商来访190余次,在谈项目60多个,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贸易联系加强,增加进出口备案登记企业16家,新引进红星美凯龙、碧桂园等10亿元以上项目3个,新引进唯是美医美产业园、金伦光电等亿元以上项目35个。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实行重点项目建设、企业服务、城建工程三个周例会制度,及时解决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土地、规划、环保、资金等问题。全区承担的23个省定市定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06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 113.9%。豫南电力设备生产检测中心、乐通诚和通信设备生产项目投入生产,清华紫荆科技创新园、豫南防汛抗旱物资调拨中心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平台建设日趋完善。不断完善产业集聚区功能配套,杏王山路南延工程、柳江西路提升工程建成通车,西扩区域桂江西路、永安江路、舞凤山路、漳江西路已完成施工设计及招投标工作,西城区至产业集聚区污水管道全部贯通。沙澧产业集聚区荣获“河南省无菌类医疗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要素保障支撑有力。设立振兴工业实体经济专项基金1000万元,争取专项债券资金7000万元,为10余家企业分别注入了200万至1000万元的产业发展资金。整理土地占补平衡指标800亩和拆旧挂钩指标150亩,供应土地16宗682亩。指导企业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和研发基地3个、产学研合作基地6家,为企业引进各类技术人才1600余人。 
  (四)城区形象在精细管理中显著改观。坚持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为统揽,建管并重、征安并举,城区形象全面提升。“创文”工作深入开展。持续深化“两城同创”成果,完成了188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整治空中管线52万多米,粉刷墙体14.9万平方米,安装小区路灯131盏,楼洞罩白2.3万平方米,打造丁西巷、清风巷、新生路等特色文化街巷45条。广泛开展文明养成教育,建立“新时代讲习所”136个,建设智慧书屋58个,成立志愿者服务队550支36900余人,持续深化文明校园、文明家庭、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创建,市民文明素质明显提升。健全完善“门前三包”制度,对全区1万余家沿街商户、单位进行量化分级评定,达标率95%以上。依托数字城管网格化平台,严厉查处出店经营、乱停乱放行为,清理沿街非法广告2000余处,拆除户外广告671块,城市管理更加规范,市容秩序明显改善。严格土地执法和“双违”整治,拆除违法建筑32处。“百城建设提质”长效推进。以“城市双修”为抓手,完成了115条背街小巷改造任务,对团结路、大新街、友爱街、民主路等6条道路进行了全面提升,对柳江路、文化路、受降路3条道路人行道进行了整修,骊山路建成通车,修复路面2.25万平方米,疏通清淤下水道1万多米,完成了5个街头游园和5个直饮水点建设。南关菜市场整体搬迁至豫中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加快生态绿城建设,完成了王屋山路绿化工程,建成了3个立体绿化项目。加快中原生态水城建设,精心谋划了唐江河水系等项目,对唐江河6.6公里河道进行了清淤疏浚,漯舞路唐江河桥两侧各200米生态景观建设工程完工。“两改”工作稳妥推进。坚持征收安置并重,重点保障安置房建设,挂刀营村一期268户532套、唐人街一期129户150套安置房和精英名座项目安置房全部分配入户。三里桥村一期4栋安置房达到交付条件,东吴村一期2栋、毛寨村6栋、湘江路旧城改造项目安置房已经建成,唐人街1栋安置房开工建设。华强区域旧城改造项目房屋征收工作当年启动、当年完成。 
  (五)乡村振兴在统筹推进中稳步实施。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为核心,不断夯实基层基础,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空冢郭、大刘、问十3个乡镇64个行政村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全部实现市场化运作,顺利通过省级达标验收。积极推进厕所革命,新建乡镇(中心村)公厕17座,农村户厕改造工作全面启动。554户规模以下畜禽养殖户得到有效治理。389处农村纳污坑塘得到初步整治。扎实做好农田林网建设,栽植各类树木2万余棵。新培育雅韵周庄、儒韵问十、红映曹店、贤耀陶桥、孝廉大陈、英耀蔡庄、水韵小曹等11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农业基础建设全面巩固。加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升级改造供水厂(站)8个。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新打、维修机井110眼,新建、维修桥涵52座,疏通沟渠12.55公里。大力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对问十乡西师村、武庄村等9个行政村2.2万亩耕地进行了综合治理。建立“大棚房”整治长效机制,严控“大棚房”现象。完成了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保护区、现代渔业示范区“三区”划定和养殖水域滩涂规划,为粮食生产、主要农产品发展和优质水产养殖奠定了基础。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50个行政村完成了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干河陈乡、问十乡被评为“全市集体经济发展试点乡镇”,分别荣获集体经济奖补资金60万元、30万元。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扎实开展,62个村已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二轮公示确认,24574户承包户全部发放经营权证书。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全年共发放耕地地力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业专项发展资金等各项惠农资金6300多万元,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六)民生保障在持续改善中更加坚实。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全面落实各项民生实事工程,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72.6%,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就业创业扎实推进。新增城镇就业8266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617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744人,发放小额贷款4850万元。强化劳动保障监察,为劳动者和当事人追发工资、挽回经济损失300余万元。社会保障更加完善。城乡居民养老金标准每人每月提高到100元,为33420名60岁以上老人发放养老金4235.3万元。对城乡低保对象进行重新审核认定,确认低保对象4557户6092人,共发放低保金1648.1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由现行的8万元提高到9万元,最高可报销37万元。建档立卡贫困人员门诊慢性病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由65%提高到85%。民生实事全面落实。持续改善办学条件,新建改扩建西刘小学、三塔寺小学、问十初级中学、区第二实验小学、空冢郭中心小学5所。新建改建县乡公路3.7公里、通村公路12公里;实施了交通南路临时整修工程,高标准完成了大修设计;完成了西环(S222开遂线)土地征收补偿,启动了干西线征地拆迁工作。改造农村危房135户,对全区548户已脱贫和未脱贫贫困户住房进行了安全鉴定。新建垃圾中转站1座,新建改造城区公厕34座。社会事业持续进步。大力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全区专利授权量达215件,荣获“河南省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区)”。文化惠民工程持续实施,开展群众文化活动100余次。严格落实计生奖扶政策,新生儿“两病”筛查率、听力筛查率分别达99.6%、97.5%。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工资集体协商合同签订率覆盖95%以上企业。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成投用,为群众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法律服务。持续实施残疾人康复工程,免费发放各类残疾人辅助器具1000余件,残疾人重度护理补贴、困难生活补贴实现应补尽补。审计、统计、物价、人防、史志档案、民族宗教、对台侨务、老龄与妇女儿童、国防和预备役建设、机关事务管理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七)自身建设在务实重干中高效运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159件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办结。坚持“三重一大”事项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制度,科学民主决策水平进一步提高。坚决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中央、省委、市委巡察反馈意见整改全面落实。认真办理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案件,依法行政得到加强。实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乡镇办人员工资与区级统一发放。行政体制改革稳妥推进,区国税局、区地税局合并为区税务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挂牌成立。深化“放管服”改革,“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扎实推进,在全市率先推行了“进了社区门、最多跑一次”改革,率先开发了手机版网上办事系统,937项审批服务事项实现了网上可办,889项实现了一网通办,231项审批服务事项和33项即办事项实现了一次办妥,政府系统执行能力和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各位代表!成绩的取得实属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大力支持的结果,饱含了各位代表、委员的智慧和力量,凝聚了全区人民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全区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驻区单位和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源汇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层次不高,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重大项目少,投资拉动不足;刚性支出不断增多,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增大;基层基础薄弱,乡村振兴任务繁重;民生改善需加大力度,政府工作作风有待加强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9年主要工作任务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工作至关重要。 
    今年,区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持续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指导河南时的重要讲话,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贯彻巩固、增强、提升、畅通的方针,深入开展三大攻坚战,持续推进“四个着力”、打好“四张牌”,围绕新时代漯河经济社会发展“四三二一”工作布局,主动融入全市“四城同建”,大力推动“一城、两区、三镇”建设,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提振市场信心,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致力建设富强源汇、生态源汇、活力源汇、平安源汇、幸福源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为中原出彩漯河更加精彩贡献源汇力量,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今年,区委、区政府确立的“一城、两区、三镇”发展布局:“一城”即抢抓市委、市政府赋予6.3平方公里最大限度政策支持和全市生态水系、交通路网规划建设机遇,做好“以绿荫城”“以水润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四篇文章,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宜居”漯河南部新城,“两区”即推动老城区提质增效、沙澧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三镇”即把空冢郭镇打造成“经济强镇”、把大刘镇打造成“商贸物流重镇”、把问十乡打造成“生态宜居名镇”,推动全区经济社会迈入扩容提质的高质量发展时期,致力建设富强源汇、生态源汇、活力源汇、平安源汇、幸福源汇。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以上,税收占比保持稳定;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财政科技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进一步提升,科技进步贡献率明显提高,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脱贫攻坚、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各项指标完成市定任务。 
    围绕上述要求和目标,今年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质量效益并重,致力建设富强源汇。坚持扩内需稳增长,加快构建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构建“四大商圈”,壮大做强服务业。交通路、人民路核心商圈,推动新天地、丹尼斯、新玛特、昌建广场等持续繁荣,加快唐人街世贸中心建设,巩固核心商业区地位;长江路、汉江路商圈,以恒大商业综合体、长江国际广场为依托,启动新城吾悦广场建设,新引进一批高端商业项目;产业集聚区商圈,壮大豫中南汽贸物流城,积极运作红星美凯龙·星艺家家居广场、上亿国际汽车城等项目;南部新城商圈,加快特色商业区项目建设,大未来购物广场、河上街特色门店经营再上台阶,促进“文商旅、游购娱”特色产业发展,开工建设爱琴海商业广场。抓好“四大商圈”的同时,积极建设服务业专业园区,沿漯阜铁路,充分利用南货场资源,规划建设公铁联运物流园区;沿107国道,博鳌、易事多物流园区开工建设,豫中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健康运营。大力发展健康养老、教育文化等新兴服务业。依托汇成电子商务大厦,积极引进苏宁中华特色馆等一批知名电商及配套服务企业,推动各类电商平台向乡镇(街道)、村(社区)延伸。培育壮大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网络经济等新兴产业。实施“三大改造”,提质升级工业。区财政设立1000万元专项奖补资金,推动源德福科技CNC数控中心扩建、福沃液压智能车间建设等23个项目加快“三大改造”。实施工业“倍增工程”,支持曙光健士、三剑客、乐通源德福等重点骨干企业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抓好“僵尸企业”处置,采取“腾笼引凤”、靠大联大、优化重组等方式,盘活闲置资源。加强“小升规”“小升高”企业培育,“一企一策”搞好服务,争取更多小微企业升级为规模以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推进“四优四化”,发展特色休闲农业。以“四优四化”为抓手,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大力发展蔬菜、烟叶、林果、中草药等特色农业。鼓励问十乡非洲菊种植园、大刘镇中草药种植基地、空冢郭镇楸树培育基地及熙顺林果采摘园、众启桑葚采摘园等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和特色种植基地做大做强,新打造一批集乡村旅游、高效农业为一体的田园休闲综合体。积极推广土地托管模式,力争土地托管面积达到3万亩以上。建设“三大名镇”,促进乡村振兴。空冢郭镇利用现有工业园和近郊优势,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物流经济,全力打造经济强镇;大刘镇发挥传统商贸优势,借助西环修建、坡大线改造提升,超前谋划现代物流项目,全力打造商贸物流重镇;问十乡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加快发展乡村旅游、高效生态农业,全力打造生态宜居名镇。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三资”管理,6月底前完成所有行政村清产核资工作,成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公司,加快村集体经济发展,力争全区所有行政村实现集体收入。 
  (二)整治提升并用,致力建设生态源汇。坚持综合施策,实现绿色发展,打造生态宜居家园。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借鉴浙江乡村振兴“千万工程”经验,强力实施乡村道路畅通、乡村绿化、户厕改造、村庄亮化、农村文化五项工程,力争6个试点村实现道路硬化户户连,建成“森林乡村”10个以上,所有村庄出入口、主街道夜晚有照明。常态化开展农村生活垃圾、畜禽养殖、农村污水、坑塘水系、荒宅荒片、乱搭乱建六项治理行动,所有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梯次推进污水整治,规范、取缔481个畜禽养殖户,逐一整治389个纳污坑塘,对荒宅荒片植树布绿,集中整治村庄内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现象,打造道路通畅、干净整洁、秩序井然、水清岸绿的优美环境。抓好生态水系建设。统筹谋划唐江河水系、淍河水系、集聚区高铁以西区域湿地规划建设,稳步推进各大水系的对接连接和开发建设,着力构建功能完善、相互连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生态水系。统筹生态林业规划布局。按照“森林河南”“森林漯河”工作部署,沿唐江河、宁洛高速、107国道、京广高铁等水系及道路布局,做好生态林业规划,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全区林业建设,新完成7000亩生态林建设任务,在农村荒宅荒片植树布绿和规划生态游园景观项目,在城区见缝插绿和实施立体绿化项目,着力构建城乡融合、生态景观融合发展的绿色林业生态体系。建设美丽宜居南部新城。充分利用南部新城政策优势,抓好6.3平方公里区域规划布局,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宜居”的漯河南部新城。围绕各个生态水系广泛布绿,加快道路绿化、生态绿廊、公园、街头游园等项目建设,推动绿色生态与城市建设的深度融合,做好“以绿荫城”文章;积极对接全市中原生态水城建设,统筹规划建设淍河水系、森林公园水系、特色商业区水系,构建河湖相连的生态水网,做好“以水润城”文章;积极对接中华汉字文化名城,挖掘历史特色文化,增强街区文化内涵,做好“以文化城”文章;瞄准特色商业定位,大力发展新兴商业、文化旅游等特色产业,做好“以业兴城”文章。 
  (三)改革创新并举,致力建设活力源汇。全面深化改革,勇于攻坚破难,强化项目支撑,扩大有效投资,不断增强发展活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夯实发展基础。三大攻坚战是破解瓶颈、补齐短板、释放活力的硬举措,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硬任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加强政府债务管理,严格预算约束,规范政府举债融资行为,稳妥有序化解政府存量债务和隐性债务;规范国有融资平台融资行为,防控企业债券违约、担保圈、网络借贷、非法集资等风险隐患,高度关注房地产领域风险。持续精准脱贫,抓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金融扶贫三项重点,持续实施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基础设施扶贫等专项行动,绝不让一个贫困学生因家庭困难辍学,坚决防止因病加剧贫困和因病返贫,实现农村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重残户四类对象危房全部改造,坚持扶贫和扶志相结合,因地因村制宜、因户因人施策,确保完成市定减贫目标。狠抓污染防治,督促施工工地严格落实防尘措施,从严查处尾气超标车辆,抓好国控监测点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对辖区涉气企业“一厂一策”完善重污染天气减排清单;加强河道日常巡查监管,配合做好澧河取水口上移工作,确保澧河饮用水持续达标,唐江河达到省定四类水质标准;扩大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积极推进农用地膜回收利用,有序推进污染地块治理和修复。加快三大动能转换,厚植发展优势。改革推动、开放带动、创新驱动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坚持改革推动,稳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稳妥开展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和“三块地”综合改革,统筹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等其他领域改革。坚持开放带动,突出招商引资高质量,紧紧围绕商贸物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集聚招商,围绕京东、苏宁等实力企业定向招商,围绕曙光、大参林、源德福、美年大健康等现有企业以商招商,力争新引进超10亿元项目1个以上,超亿元项目15个以上。坚持创新驱动,认真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继续实行县级领导分包企业和服务企业周例会制度,加大服务企业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助推企业轻装前行、创新升级。力争新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以上、市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以上,新增市级以上创新型企业2家以上。加快“两区”建设,激活发展潜力。老城区提质增效,沙澧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是加速发展的重要引擎。老城区以“百城建设提质”为引领,以城市“双修”为抓手,整治永冠佳苑、中机园等老旧小区120个以上,改造提升专业化小区90个以上,整修华南东巷、西巷等背街小巷50条以上,改造墙体立面24万平方米以上;稳妥推进“两改”项目,毛寨村、东吴村安置房交付使用,加快唐人街、挂刀营二期、湘江路安置房建设进度,适时启动南关农贸市场区域房屋征收工作。持续开展交通秩序、经营秩序、广告牌匾、空中管线、建筑工地等专项整治;持续深化“门前三包”工作,真正做到“不漏一店”“不少一户”,新打造一批示范路段、示范门店、示范市场;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实现城市管理无缝隙、全覆盖;按照“一巷一主题、一步一文化”,新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街巷、楼院、小区,推动老城区内涵和品质提升。沙澧产业集聚区着力打造“三大基地”,围绕“专业园区”“精品园区”建设,加快乐通源德福智能化生产、金伦光电等项目建设,加强与利辉光电、金龙电子等在谈项目对接,招引一批关联企业入驻,打造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药医药产业园、大参林医药产业园上半年投入使用,支持曙光健士集团与浙江世纪康大医疗合作研发生产新产品,积极招引生物医药研发及关联企业,打造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引导豫中南汽贸物流城发展提升,加快鲁明石化物流园建设,积极运作德邦物流、苏宁物流、中通物流、富士康博航物流豫南分拨中心等项目,打造商贸物流产业基地。加快中小企业创新孵化园规划建设,引导固强电力、一玻建材等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进驻,壮大产业规模。探索“管委会+公司”“园区+创投”等市场开发经营模式,加快高铁以西区域市场化运作。启动水春江路、永安江路、杏王山路北延和朝阳街道路建设,推动产业集聚区东西大贯通。强化三大要素保障,备足发展后劲。人才、资金、土地三大要素是扩大投资的有力保障。常态化开展企业用工服务活动,多渠道解决企业用工紧张难题。充分发挥国有融资平台公司作用,积极争取专项债券,开展银企对接活动,为企业发展、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加大土地整理和拆旧建新力度,加快1417亩占补平衡指标和480亩增减挂钩指标项目实施,满足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用地需求。坚持项目建设周例会制度,加快重点项目实施,对全区谋划的国药医药产业园二期、豫南防汛抗旱物资调拨中心等35个重大项目,承担的清华紫荆科技创新园、汇知康体外诊断试剂及设备生产等12个省市重点项目,列出工作台账,明确时间节点,确保早日建成达效。 
  (四)共防共治并行,致力建设平安源汇。坚持统筹协调、分类施策,强化社会治理创新,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加强依法治区工作。深化法制宣传教育,扎实推进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主题公园、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建设,着力构建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网络平台和“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有机结合的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强化依法治理工作,全面提升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加快构建和谐社区。发挥智慧党建平台作用,推动19个城市社区依靠大数据,服务群众,促进和谐。加强矛盾纠纷调解,真正做到邻里争执解决在网格,邻里矛盾化解在社区。加强普法教育,引导社区居民正确维护合法权益。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维护社区和谐稳定。坚持警民联手、打防并举,着力打造平安社区。大力推进乡村治理。引导农村基层组织、社会组织和村民有序参与农村事务发展,提升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水平。扎实开展“平安乡镇”“平安村庄”示范创建,切实增强广大群众的法治意识、安全意识。强化社会治安管理。完善治安防控体系,深入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实现公共区域视频监控“全域覆盖、全网共享”。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行动,切实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加强安全生产、食品安全、校园安全、交通安全和消防安全工作,严格各类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预防和减少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继续做好非洲猪瘟疫情防控,确保我区“零疫情”。加强应急管理,健全完善各类应急救援体系,推进应急救援资源共享,提升处置突发事件应急能力。依法做好信访稳定工作,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积极预防和处理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五)保障改善并进,致力建设幸福源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统筹各项社会事业,办好民生实事。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加强文明素质养成教育,积极组织“文明家庭”“好家风家训”“道德模范”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评活动,广泛开展“书香漯河、全民诵经典”、评选身边好人文化活动,倡导文明风尚,培养文明行为。加快乡风文明建设,以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党员政治生活馆为载体,加强群众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尊老爱幼、邻里互助的传统美德,加强农村传统文化、乡土文化保护传承,倡导移风易俗新风尚,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新增城镇就业6000人以上、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500人以上,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300人以上。抓好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高校毕业生、退役人员就业帮扶工作。加强劳动保障监察,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巩固和扩大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覆盖面。建立健全困难群体、特殊群体就医、就学、就业、生活、住房、法律援助等社会救助体系。严格落实失地农民生活保障制度。加快社区养老中心、活动中心建设,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开展宫颈癌、乳腺癌筛查和出生缺陷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提高妇女儿童健康保障水平。统筹各项事业发展。加大教育事业投入,逐步改变中心城区学位供给不足的短板。支持许信高速、西环(S222开遂线)、干西线等省市交通工程建设,积极对接新南环修建、老南环整修和太行山路、峨眉山路南延工程,启动交通南路大修工程。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严格“双违”执法巡查,坚决遏制违法违建行为。高标准推动卧龙公墓二期建设,满足市民殡葬需求。启动建成区供热管网铺设工程,加快推进城区集中供暖。做好残疾人康复工程、辅助器具发放、办证服务工作,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强化国防和民兵预备役建设,做好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严格落实民族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统筹做好审计、统计、物价、史志档案、节能减排、供销、对台侨务、机关事务管理等各项工作。重视和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工作。关心妇女、儿童、老龄、慈善等各项事业发展。 
  各位代表,今年,区政府还将着力办好惠及全区人民的10件实事: 
    一是新建改扩建小学3所、幼儿园2所,收归公办学校1所,下决心解决义务教育大班额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难等问题。二是全力保障安置房建设,东吴村、毛寨村、三里桥村一期等“两改”项目交付安置房1300套以上,实现群众早日回迁入住。三是建设县乡道路10公里以上、通村道路11公里以上、县乡桥梁5座,改善农村道路通行能力。四是对柳江路、八一路等4条道路进行改造,对老街、桂江路2条道路人行道进行整修,方便群众出行。五是对辖区4座乡镇中心敬老院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完善村、社区、养老院室外健身设施3处。六是建设3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智慧书屋),免费为广大群众提供借阅服务,促进全民阅读。七是深入推进“厕所革命”,改造农村户厕2万座以上,新建改建城区公厕7座以上。八是深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800万元以上。九是开工建设沙澧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进一步增强污水处理能力。十是提高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公益性岗位工资待遇水平,每月工资由500元提高至800元。 
  各位代表!尽管当前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但是无论困难多大、财力多紧、任务多重,我们坚持改善民生的理念不会变,财力惠民投入的强度不会降,推进民生工程的力度不会减,尽最大努力让城乡群众分享更多的发展成果! 

三、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严峻的发展形势,繁重的发展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一)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大政方针和上级各项决策部署。规范党内政治组织生活,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持之以恒强党性,不忘初心铸忠诚,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二)依法行政尽职责。坚持依法施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自觉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自觉接受监察机关的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严格执行重大决策、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机制,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深入推进“阳光漯河”建设,依法做好政务公开,规范执法行为,强化行政复议工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三)强化使命勇担当。牢记为民宗旨,时刻把群众所想所急所忧放在心上,增强为民办实事、好事的过硬本领。高树担当精神,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敢啃硬骨头,敢打攻坚战,保持锐意进取、敢闯敢干的斗争精神。深入纠“四风”,持续转作风,不断提高政府执行力,锲而不舍抓好工作落实。营造良好氛围,为敢担当干部撑腰,让勇作为干部有为,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正能量。 
   (四)清正廉洁树形象。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准则,筑牢思想防线,保持清醒头脑,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坚定不移反腐倡廉,深入抓好以案促改,坚决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加强审计监督,规范财政收支管理,从严控制“三公”经费支出,把有限的资金更多地用在促发展、保民生、补短板上,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风起扬帆正当时,凝心聚力开新篇!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区人民,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锐意进取,克难攻坚,奋力谱写源汇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中原出彩漯河更加精彩贡献源汇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部分词语解释 
     
   1.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2.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3.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4.两个维护: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5.四个着力:着力解决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着力解决违反廉洁纪律,以权谋私、贪污贿赂、腐化堕落等问题;着力解决违反组织纪律,违规用人、拉票贿选、买官卖官,以及独断专行、软弱涣散、严重不团结等问题;着力解决违反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问题。 
   6.放管服:“放”即简政放权,降低准入门槛。“管”即公正监管,促进公平竞争。“服”即高效服务,营造便利环境。 
   7.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 
   8.农村土地“三块地”改革:城镇规划区内建设用地、农村耕地、乡村建设用地。 
   9.三重一大: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 
   10.打好“四张牌”:即以发展优势产业为主导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为主导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以强化基础能力建设为主导推进培育发展新优势,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11.城市双修:生态修复、城市修补。 
   12.大棚房:以农业大棚为名进行非农业建设,属违法建设。 
   13.四优四化:四优即:优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草畜、优质林果;四化即: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 
   14.浙江“千万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基层农村的成功实践。 
   15.雪亮工程: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 
   16.工业“三大改造”:智能化改造、绿色化改造、技术改造。 
   17.“四三二一”工作布局:“四”就是经济转型升级、城乡融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保障改善民生;“三”就是创新驱动、改革推动、开放带动;“二”就是项目支撑、要素支撑;“一”就是党的建设保证,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新时代漯河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18.四城同建:豫中南地区性中心城市、中原生态水城、中国食品名城、中华汉字文化名城。

责任编辑:区政府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